紓壓良方

放下防禦內在就開始改變|魅麗雜誌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專訪哈科米治療師貝雋文放下防禦內在就開始改變發現內在結構的抗拒,反而是解開限制的機會 透過呂旭立基金會引薦,〈魅麗〉本期與〈大師對談〉的主角,是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貝雋文RobBageant。與其他受訪者不同,他住在台灣已經有十二年的光景。第一次來台灣是一九八九年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當時滿心好奇跨海到亞洲旅行、看看,到了這裡,聽說可以靠英文教學謀

read more

最真實的「幸福與快樂」,來自於你的真心,並從專注於每一個當下做起.....(張老師月刊444期)

內在動機,幸福的活水源頭文/張仁和 口述整理/徐嘉君 攝影/李昌元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意義感的追尋」,當你的內在狀態是滿足的時候,也就能擺脫外在誘因的控制,感受到穩定而長久的幸福。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在一開始還是哲學階段的討論時,就分成兩支:一支叫Hedonism,也就是享樂主義,所談的是人性中普遍的「趨樂避苦」,以及如何達到快樂的極大化;而另一支是談意義感的追尋,從希臘哲學的角度上說的eud

read more

《遇見,最真實的自己:找回被遺忘的愛與喜》

讓愛找到你,讓喜豐盛你!只要見解正確了,內心就會充滿愛與喜。當習慣改變了,頭腦就不再喋喋不休。「你是否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你是否能夠做自己的主人?你到底是誰?為什麼你會活在這個世上?問了這一連串問題的人到底是誰?為什麼需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的存在是否意味著某些任務正等待我們去執行?我們的生存到底是命運還是純屬偶然?」當我們看著別人的故事,便能夠反映出自己的經歷,並更深入地認識自

read more

夢境的過程

在夢中,我告訴自己我正在作夢,因為這個夢境已經出現過無數次了。我對於夢境的過程了如指掌,所以告訴自己從夢中醒來。我開始專心覺知在夢中的所見所聞、在夢中與人對話時所使用的語言?是否能夠見到顏色?是否有嗅覺和感覺疼痛等等。為什麼在夢中被某物追趕時我會感到累,而且很難逃跑?我察覺到當我在夢中時,那個實體的「我」,其實還雙眼緊閉,躺在燈光昏暗的臥房床上。但既然我是雙眸緊閉,那我又怎麼能「看見」夢中的

read more